鞍师新闻
全国第十二届校长论坛,千亿体育进行经验交流发言
11日至13日,由全国地方院校教师教育联盟主办,千亿体育承办的全国地方院校教师教育联盟第十二届校长论坛在鞍山市胜利宾馆召开。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伟、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花蕾、鞍山市委副书记高崇生、副市长郭志强出席会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伟分别作了《我国教师教育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促进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主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方50多所院校,200余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新时代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使命”的主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发展规划与质量处处长、教师教育中心主任于福君老师代表学校作经验交流发言。本次发言的主题为“根植区域基础教育 探索教师教育创新 立足新时代、新使命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以下为发言摘登:
根植区域基础教育 探索教师教育创新
立足新时代、新使命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
前言:奋进中的千亿体育
千亿体育始建于1958年,2004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2011年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3年获批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校现有49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教育学和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26个专业类。学校现有师范类专业15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30%,学校师范类专业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到中学学科教育,基本实现了基础教育全学程、全学科的整体覆盖,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辽宁省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在2014-2015年中国本科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获得五星,在全国249所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排名第11位。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近2万人,其中辽宁省生源占比近70%,在校师范生人数占在校生总数的30%以上。近年来,学校稳步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进一步突出教师教育主业,2018年师范生招生达到本科招生计划的46%,“十三五”末期在校师范生人数将达到在校生总数的50%以上,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十四五”期间千亿体育在校师范生人数将达到在校生总数的70%以上。
一、秉承师范办学传统,坚持以教师教育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立足新时代新使命推进学校科学定位、精准定位
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教师教育特色立校、强校,始终坚持高举教师教育大旗、坚守地方师范院校本分,始终以引领区域教师教育改革、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发展、为区域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使命与社会责任。立足新时代、新使命,学校坚持“规划先行、高位谋划、聚焦特色、务实推进”,科学制定了《“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教师教育内涵建设,积极推进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凝练办学优势、凸显办学特色,明确并坚定落实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
明确了“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两性一型”总体办学定位;
明确了“主要面向社会事业的文科类、应用型”的办学类型定位;
明确了“扎根鞍山、服务辽宁、面向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
明确了“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拓展留学生教育,稳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
明确了“积极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
明确了“积极构建以学前教育为龙头的教师教育学科专业集群为“主体”,以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的人文社科学科专业集群和理科新工科学科专业集群为‘两翼’,教育、文、理、工、法、管理、艺术、历史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一体两翼”学科专业总体结构布局定位。
明确了“到2020年,初步建成有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大学;到2030年,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定位。
二、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坚持以健全完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统领,稳步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1、积极优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基于学校“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学校逐步优化完善并初步构建了以“卓越教师培养”为塔尖、以“至善助学计划”和“农村顶岗支教”为塔腰、以“强化全体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与训练”为塔座的“金字塔”式的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2、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以区域基础教育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积极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积极开展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坚持从毕业要求入手,面向社会需求深入论证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加清晰、科学,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同时明晰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对专业课程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溯源”至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质量监测等人才培养环节,注重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动态性、过程性、可持续性等专业发展的要求,着重突出师范专业按照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实施人才培养。
3、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学校制定实施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方案(2017版)》,新方案进一步优化了学校教师教育课程结构,重点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结合,强化了教师职业素养与教学技能培养,构建了“面向需求、学生为本、实践导向、能力为重、合作育人、四年一贯”的教师教育课程群(模块)。新方案还进一步加大了教师教育类课程比例,大力强化了教育实践环节,总学分达到31学分,其中实训实践学分15学分,占比达到49%。对非师范专业的本科学生,学校在通识课程中设置了由5门核心课程组成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使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非师范专业”本科生可以通过修读该模块课程学习掌握教师教育基本知识,进而通过社会化考试考取教师资格。
4、着力推进教师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以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为示范引领,学校积极深化职业导向的课程内容改革,以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引,将教师教育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推进相关课程教学与师范生就业需求、教师资格考试等相结合,探索实施“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式教学改革。
5、积极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学校通过组织新生研讨课、专题讲座、工作坊、名师工作室等活动强化教师的教改意识,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积极推广“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试点探索基于智慧教室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嵌入式”等新型教学模式。
6、组织实施中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7年9月,学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试行)》,面向全校师范生择优组建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以培养未来基础教育名师为目标,探索实施“专业课程+卓越教师计划课程”叠加模式、U-G-S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联合培养、双导师制、教师职业技能强化和国际化培养等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深化教育理论研究,强化教育实训实践,注重教育研究能力、教育反思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7、举全校之力做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自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以来,学校先后投入1700万元用于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探索形成了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幼学校的U-G-S、学校与境内高校、教育研究院的U-U-I以及学校与海外高校、中小幼学校的U-U-S等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了包含教育预习、教育见习、课程实践学习、教育演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的“六环节融合式”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特别是2013年以来,学校依托台湾台北教育大学、台湾静宜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利用台湾优质幼儿园及基础教育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先后投入317万元全额资助学前教育等5个领域132人次研究生赴台访学,取得显著成效。
三、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构建师范生从业技能全程训练体系
1、积极构建“学生从业技能全程训练体系”,为全面落实学校“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学校高度重视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实施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实施意见》,初步构建了以“教师职业技能全程训练”和“专业技能全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学生从业技能全程训练体系”,全面推行了不少于18周的师范生集中实习制度。
2、组建教师教育中心,2017年12月,学校在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教师教育中心,统筹负责学校教师教育工作,构建了管理一体化、教育资源一体化、实训资源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工作体系,并先后投入400余万元用于教师教育中心“智慧教室”“教育研习室”“班队辅导实训室”“三字一画”实训室、教师语言实训室、智能微格教学实训室、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实训室、班主任工作技能情景模拟实训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实训室、录播室以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实训室建设。
3、积极开展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专题训练与竞赛活动,学校从2017级师范生开始推行“四年一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师范生开展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技能、三笔字书写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教学设计、说课、教学评价、班主任工作技能等专项技能强化训练活动。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宗旨,连续五年举办全校性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活动,连续三年举办全校性教育理论知识竞赛活动,努力实现全体师范生毕业前“说好一口普通话、练好一手粉笔字、讲好一堂课、做好一个课件、写好一个教案、管好一个班级”。
学校还积极参与国家、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活动,连续三年参加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2016年荣获物理组一等奖、英语组二等奖、生物组三等奖,在参赛的53所同类师范院校中位列第3名。2016年12月,学校参加第六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2名同学获特等奖,1名同学获一等奖,1名同学获二等奖,学校在其他国家级、省级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千亿体育师范生的从教能力和专业的应用型特色得到广泛认可。
4、举办“基础教育讲坛”活动,2013年开始,学校选择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先后举办“基础教育讲坛”100余次,邀请澳大利亚联邦大学金爱晶博士、辽宁省优秀教师张宇杰等近100名高校学者、基础教育名师、校长、教研员等到校与师范生进行经验分享,极大地促进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5、探索实施教师教育名师工作室制度,2018年9月,学校制定了《教师教育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择优选聘教师教育领域高水平教学名师,入驻教师教育中心开展高端教学、研究及实训工作,试点探索建立校内外优秀名师间合作互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使其成为学校培养教师教育人才的重要发源地、优秀教学名师的集聚地和未来名教师的孵化地,进而提升千亿体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竞争力。
四、根植基础教育沃土,坚持以服务区域基础教育为使命,全面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作为辽宁省中部地区唯一一所本科师范院校、鞍山市唯一一所市属本科院校,千亿体育毕业生在鞍山地区中小学师资队伍中占50%以上。学校始终坚持“扎根鞍山、服务辽宁、面向全国”,牢记区域基础教育是我们的安身之本、立命之根,积极与区域基础教育共同构建协同创新发展平台。
1、与基础教育学校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2014年9月,学校与鞍山市铁西区高占屯小学签订《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协议》,连续五年累计选派50余名小学教育专业大四年级优秀学生,到以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要生源的高占屯小学顶岗支教,极大缓解了高占屯小学师资力量匮乏的办学压力。
2、选派骨干教师到基础教育学校挂职锻炼,学校于2014年开始与鞍山市铁东区教育局开展“教师挂职锻炼”合作项目,连续五年派出50余名骨干教师赴铁东区8所中小学担任挂职副校长,并选聘铁东区优秀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五十余人担任学校实践教学导师。
3、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2017年5月,学校与鞍山市铁东区教育局签署《共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基地共建、师资共建、资源共享、社会服务等六大领域18个具体项目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4、积极承担基础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学校积极发挥专业、资源和人才优势,受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委托,2016年承担了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工作,2017年承担了辽宁省中小学骨干美术教师培训工作,累计培训教师近300人次,培训效果显著。
5、开展公益性“至善助学计划”,为辅助做好鞍山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积极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学校于2017年开始实施“至善助学计划”,遴选大三、大四年级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技能竞赛奖项的优秀师范生,面向鞍山市铁东区经济困难家庭的中小学生开展公益性课业辅导活动,“至善助学计划”不仅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核心课程,还开设写作、历史、思想政治、生物等传统课程,另外还精心准备了书法、音乐、美术、体育、国学、食品营养、心理辅导等拓展课程,先后参加中小学生达到500余人次,得到了各中小学校、家长及学生们的高度认可,鞍山电视台连续三年进行追踪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6、大力推进师范生“农村顶岗支教”,2002年开始,学校就积极选派大四年级优秀师范生赴鞍山市所属的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等地的农村中小学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支教活动。2018年9月开始,按照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千亿体育通过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正式承担起对口支持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灯塔市、辽阳县、阜新县、彰武县等辽宁省7个县(市)的农村顶岗支教工作。通过与基础教育的协同创新,完善了学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幼)学校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加强了与基础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资源开发、教育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与互动,推进了学校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转化为服务区域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能力。
结语:新时代、新使命、新篇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代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母机,承担着培养和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千亿体育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的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是我们的标志和属性,为区域基础教育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师资力量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和根本使命。
2018年,是千亿体育建校六十周年,走过60载的艰辛与荣光,几代鞍师人深耕教师教育,传承师德匠心,与时代同频共振,奏响了鞍师声音。面向新时代、新使命,学校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继续秉承“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进一步强化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职能,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办学实力,主动融入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及全面振兴钢都等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为实现辽宁教师教育全面振兴、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